首頁 > 產業> 科學傳播 > 上完這節課,下一個節奏大師就是你
上完這節課,下一個節奏大師就是你
就在前幾天,甜老師的同學在朋友圈發了一則視頻。(視頻1)同學Q身手不凡,帶著秋風落葉掃乾坤的氣勢橫掠朋友圈當晚熱點。
流暢的旋律、嫻熟的指法、精妙的情感表達、精準地節奏掌握,讓我們這群圍觀吃瓜群眾嘆為觀止!
唱歌跑調節奏跑偏的甜老師艷羨啊!這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吧!!!怎么節奏感這么強呢!
不過想想看,咱也有絕活呀~~~
說快板這么一打呀,
今個要開講啦,
講一講咱們人的身體
都有哪些節奏呀?
呼吸要穩,心率要齊吧?
血液循環,消化系統
它是不是也有準點呀?
哎,你可別小看
學問可不少吶!
我們周末就來掰一掰
這些個故事吧!
呼吸華爾茲開始講起:
首先,深呼吸,感受一下我們呼吸的過程:吸氣——屏氣——吐氣。
在一吸一呼之間呼吸就有了千差萬別。正常人的呼吸一次6.4秒為相對健康的。一個人一天呼吸的次數大概在20000次左右。
而為了更細致的了解呼吸這一我們經常忽略的身體節奏,小編為大家列出了以下幾種呼吸的分類:
1.喉式呼吸(與瑜伽中的烏伽依(喉)呼吸不同):打呼嚕就是以喉式呼吸為主。氣息比較淺,不能完全進入肺部。
2.胸式呼吸/肋式呼吸(最常見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時, 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在“休息”。這樣長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煉,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彈性減退,呼吸功能差,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秋冬季節,老年人偶感風寒易發生肺炎。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老年人的中下肺葉,這與胸式呼吸長期造成的中下肺葉廢用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非常健康的一種呼吸方式。它可以改善腹部臟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膽,促進膽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對高血壓病人很有好處。對促進睡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圖2)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第一步、先別管你的呼吸,想辦法讓你的腹部鼓起來,鼓到最大,再讓你的腹部癟下去,癟到最空。如此反復感覺到很輕松的能做到再進入第二步。第二步、配合呼吸,同時做第一步的動作。一邊吸氣一邊讓腹部鼓起,一邊呼氣一邊讓腹部癟下去。同時有意識的控制胸部不要跟著起伏。
另外,想學好唱歌,也一定要學會腹式呼吸哦。腹式呼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協調、解決呼與吸的關系。呼氣時(即歌唱時)要求首先將氣息保持好,然后均勻而有節制地將氣息呼出。這種氣息的保持,一方面要靠腹肌的收縮來控制另一方面還要靠一保持住吸氣時的狀態來配合
除了常見的喉、胸、腹式呼吸以外,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閉氣于胸隔中: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蠶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于真人也”。呃……建國以后,禁止成精。小編雖然腦洞極大,但還是不要跑偏到修仙神劇的頻道比較好。
但是,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呼吸得越慢,肺部運動越充分,那么我們的肺部機能就越良好。
心潮澎湃?心音聽診聽什么!
好了,俗話說叫心肺功能,說完了呼吸的節律,就緊接著說一說心率吧。
甜老師小的時候有個玩具——聽診器。拿著聽診器,找個小伙伴,學著醫生的樣子,這聽聽那按按,轉個身,聽聽背部,再聽聽腋下。小朋友們都愛來找甜老師檢查,因為甜老師檢查的仔細,還能說出為啥。(有個醫生鄰居老爺爺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去爺爺家寫作業,并且盡職盡責的成為一名十萬個為什么!)
聽診器聽的就是心跳和呼吸的聲音了。剛剛講過了呼吸,那么在聽診器里聽到的呼吸的聲音都有哪些呢?
正常我們能夠聽到的是氣管、支氣管、肺泡等部位的呼吸音。
如果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可能是呼吸無力、呼吸活動受限、阻塞性肺氣腫、氣胸、胸腔積液等
如果呼吸音增強,可能是缺氧導致呼吸中樞興奮。
呼氣音延長,可能是因為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痙攣或狹窄,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
呼吸音斷續,可見于肺炎、肺結核等。
呼吸音粗糙,提示支氣管粘膜輕度水腫或者炎癥浸潤,見于支氣管炎或肺部炎癥早期。
肺部還可能產生額外的聲音:
如果氣道內有較多的粘液、痰液、血液、滲出物等,吸氣時會產生類似水泡破裂的聲音,我們稱之為濕羅音。
如果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狹窄或者部分阻塞,空氣吸入或呼出時,會發出類似哨子或鼾聲的聲音,我們稱之為干啰音。
如果胸膜有炎癥、滲出,可以聽到胸膜摩擦音。
此外,我們還可以用聽診器來檢查語音在肺部的傳導和共振情況。
心臟的聽診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這幾個方面:
心率。也就是每分鐘心跳的次數。
心律。心臟跳動的節律是否整齊。如果有心臟早搏、房顫都可以被發現。但是聽診不能判斷是哪種類型的早搏,還得依靠心電圖來確診。
心音。正常人一般可以聽到收縮期的第一心音和舒張期的第二心音。當心音發生強度、性質改變、出現心音分裂等,都提示可能有病變發生,應該做進一步的檢查。
額外心音。是正常第一、第二心音之外的病理性附加心音。根據出現的時間、性質、又提示可能有不同的疾病。
心臟雜音。常常提示血流加速、心臟瓣膜口狹窄、瓣膜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心臟乳頭肌腱索斷裂等心臟結構異常。也需要進一步檢查來確診。
有些患者不管得什么病都希望醫生給聽一聽,其實他們不了解,聽診必須結合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其它體征等情況綜合來判斷病情,有時候做其它的檢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心臟和肺部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夠聽診出來。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聽診心臟就不一定有異常。肺部如果炎癥比較輕微,或者長了一個腫瘤,也是不大可能聽到異常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一代的帶有數據分析和監控的藍牙聽診器為聽診數據的準確性和記錄連續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關于身體節奏的冷知識
1.人體生物鐘
2.食物消化時間表
水果(30分—1小時)瓜果類消化時間最短,香蕉消化時間最長。兩餐中間覺得餓,吃一個水果能迅速提供能量,但不適合糖尿病人
蔬菜(45分鐘—2小時)瓜果蔬菜消化時間最短,其次是茄類,之后是葉莖類。因此根莖類蔬菜可以拿來當主食,消化不好的人要吃應該煮得軟爛一些。
谷物(1.5小時—3小時)流質或半流質的谷物食品如粥消化時間短,沒有添加油脂的谷物食品比如饅頭、米飯消化率高,因此胃腸軟弱的人,粥和饅頭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蛋白質類(1.5小時—4小時)牛奶。豆漿等流質蛋白質食品比較容易消化,而牛肉、雞肉等蛋白質豐富的肉類則要消化很久。
脂肪類(2小時—4小時)脂肪含量越多,越難消化,吃油多的主食和菜肴會給腸胃造成極大負擔。
3.人體節律:人體生物節律是指體力節律、情緒節律和智力節律。由于它具有準確的時間性,因此,也稱之為人體生物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人會覺得自己的體力、情緒或智力有時很好,有時很環,人從他誕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終結,其自身的體力、情緒和智力都存在著由強至弱、由弱至強的周期性起伏變化。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生物節律,或生物節奏、生命節律等。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生物體內存在著生物鐘,它自動地調節和控制著人體的行為和活動。
小編從一呼一吸而始,帶著大家開啟關于生命節奏的話題的討論,然而深知這一話題遠遠未能深入展開去講。血液循環的規律,細胞死亡與再生的速度,睫毛生長的周期,眨眼睛的頻率,媽媽懷孕的流程……生命本就是一個有機體遵循著各種各樣的節奏而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生命的節奏也隨之逐漸增長或者衰減至消亡。
而放眼望去,生命的不可逆,也許也是一種單線的節奏,每個人遵循著這不可逆的前進規律。從出生到老去。而世上萬萬千的生命同樣如此。有的只存活不足1天,有的則存活了幾百年。
為什么日月輪轉、四季更迭、物種誕生又滅絕?
為什么地球也似有呼吸?潮漲潮落,循環生息?
為什么經濟發展有著特定的規律和模式,歷史朝代也有著類似的過程演變?
為什么蒼茫宇宙里星辰變幻,系統復雜多樣?
筆者相信,這一個個深邃的問題,有待每一位讀者靜靜地在自己的生命里去思考,去查找,去考證。
愿每個人都能把握好屬于自己的生命規律,這就是我們今天科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