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媒體報道 > 全球首只生物塑化的大熊貓標本亮相成都
2018-04-26
全球首只生物塑化的大熊貓標本亮相成都
4月25日,全球首只通過生物塑化的大熊貓標本在成都亮相。據了解,未來2個月,首個塑化大熊貓標本將在天府廣場的生命奧秘博物館進行科普展出,公眾無需購票,即可近距離觀摩該系列標本(包括大熊貓皮膚、肌肉、骨骼和內臟),現場工作人員還會向大家講解大熊貓知識,宣傳大熊貓保護,提高公眾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的意識。
據了解,2016年2月,大熊貓“新妮兒”因患十二指腸梗阻(高位腸梗阻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在經過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10余天的治療搶救后,仍然是離開了大家。在大家惋惜的同時,如何攻克十二指腸梗阻等威脅大熊貓同類的疾病,更好的開展保護工作,也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幸運的是,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確定“新妮兒”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回歸:大熊貓塑化標本。
現在有四個維度的展示,讓大家對大熊貓有更深的認識
隨后,在生命奧秘博物館隋鴻錦教授及其團隊的支持下,四個不同的“新妮兒”以“皮膚、肌肉、骨骼和內臟”的全新形式出現在大家面前,并向大家展示我們家族的演化、生理結構和生命的奧秘,便于大家對大熊貓內部結構的進一步了解及醫療培訓。
據了解,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生物組織保存得象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廣泛應用于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展覽館展示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目前許多動物及人體的科學研究和科普展示都得到了生物塑化技術的應用。